当前位置:网志问答 > 山东 > 厦门一馆一园一院是什么
已有回答

厦门一馆一园一院是什么

网志问答在·福建浏览508次收到腾讯网的热心用户U3274300636关于大宝厦门一馆一园一院是什么的提问,关于这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到了网志问答众多网友的支持,得到了如下解决方案,摘录了部分优质回答,如对此有任何好的意见,欢迎大家进行探讨共同解决!

详细问题描述及疑问:期待您的答案,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除了谢谢 !

本页链接:http://www.oxrm.com/question/1674977985214415

AD728-90
满意答案

第1个优秀答案:

国家农业科技园落户厦门,“一园五区一院”格局在厦门基本形成  农业科技园区算号参丰苦背显齐秋山是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城乡准一主目露长受源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厦门与台湾一衣带水,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龙头城市和发展前沿,具备良好的区域优势、科技研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对台农业合作基础扎实、前景远大。在厦门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形成全面对接台湾精品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的“一园五区一院”格局,突出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总体规划国家科技农业园蓝图  作为全新的科技农业园区创导者,厦门市科技局相关领导深入一线,寻找适宜现代科技农业园区发展的地区———同安区。针对同安地理位置、发展历史、人文环境来自展开了较长时间的调研,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同制订园区蓝图。  同安置县至今,一直是厦门主要农业区,龙眼、问答胡萝卜、紫长茄闻名海内外,年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196714亩,蔬菜产量达到32万吨,并建住温但延移它有数万亩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基地。  厦门区划调按创益飞航间食草整后于2003年在农业基础上建设了食品工业园(占地面积2.28平方公里)。同安轻工食品工业园按照“安全、绿色、品牌”的目标,全力打造成全国产业园区、产品种类最全、质量安全、品牌最多、园区效益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工业园区。  近年来,同安区委、区政府大力培育百亿产业集群,着力发展食品医药,逐步形成以银祥集团、惠尔康集团、中盛粮油、青岛啤酒、娃哈哈、金日制药、厦门中药厂、古龙罐头等为龙头的食品、医药产业集群。2009年食品行业成就了同安排名前列条百亿产业链。  同安规划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主要坚持一个中心,走三条路线。即:坚持“以工促农、以工富农、工业反哺农业”为中心,走“对台农业合作”、“科技带企业、并担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及“延伸辐射区域,带动中西部发展”三条路线。  1.园区聚集效应  (1)突显园区米仅武需完段张出读聚集效应  厦门国家农业科技园由政府牵头,以食品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实施项目、产业带动战略,将进一步促进园区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跨越式发展,有力推动食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利用,提高食品加工技施念往病怀山术研发水平,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以工业反哺农业,形成以龙头企业基亚掌来星林紧无已处是地为基础的特色农克粒放养怎棉回且促愿业带,推动种、养物光、加现代高优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从措而带动厦门市及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2)提升园区辐射功能  按照“安全、绿色、品牌”目标,园区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企业为古要钢确保食品加工质量的安全控制,在建立本地原料种植示范基地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已建立的厦门周边地区及内蒙、吉林、山东、武汉、大庆、新疆等地原料资源供应基地的质量安全管理,形成集产、加、销为一体的“放心食品工程”产业化新模式,以提升园区辐射功害气信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促进同安特色农业发展  以同安“郭山紫长茄”、“褒美进士巴统钢难小罗零味位怀起芋”等特色农业为中心,以“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为载体,大力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急娘和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民与企业、市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结合莲花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和汀溪小城镇建设及乡村旅游,建设一批集农作体验和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引导发展“农家陆酒课山成或刑候停乐”乡村游、“渔家乐”滨海游等第三产业发展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构建农产品现代物流平台  现代物流是市场高度发展、产业布局调整升级后自律交然形成的。园区内集聚了多家物流企业,为加工企业、示范基地农产品的运输、仓储提供便利服务。  目前农产品物流中心有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闽南果蔬批发市场物流服务中心,在市场内利用其现有的加工仓储区,扩大规模建立物流服务设施,为市场内的经营户和交易户客商提供包括仓储、代办运输、货运代理、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种高质量物流服务。  2.园区平台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功能  (1)构建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  在省政府和市政府支装多士检持下,园区规划建设政府引导支持、厦门属地支撑、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主体的“两地三方”合作建设的多元产权结构的“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集办院体制、管理体制和筹资体制等制度创新及运行机制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使厦门成为全国一流的对台农业科技合作平台和国内的农业科技创新研发集聚地,吸纳两岸高水平农业研究机构合作与入驻。  (2)构建农产品加工质量控制平台  为保证民生安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构,如厦门市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农残检测中心。重点针对“养殖安全”、“加工安全”和“溯源监测”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和肉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科学体系的建设。  现代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56.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核心区、示范区。核心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已建2.28平方公里,位于同安西柯镇,以轻工食品工业园建设为主;示范区总规划面积7.8万亩(52平方公里),已完成5.8万亩(38.66平方公里),一院即海峡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辐射区面积352平方公里。打造出厦门科技农业园区,建成“一园五区一院”新格局。  二、国家科技农业园区发展总体方向和目标  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带动农业”的发展新思路,将“对台农业合作”、“科技+企业+园区+农户”及“延伸辐射区域,带动中西部发展”作为三条建设主要路线,立足于精品农业,打破地域界线,发展总部经济,突出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形成全面对接台湾精品农业、高附加值农业的“一园五区一院”格局。  通过三年的建设,到2015年园区将完成预期建设目标:核心区年产值达到130亿元,示范区年产值达到9.36亿元,辐射区年产值达到12亿元。  (1)建立闽台产业合作示范基地。  (2)形成园区聚集效应。  (3)建设40万亩-50万亩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引导、示范与带动作用的农业科技基地。  (4)构建海峡现代农业研究院。  (5)促进特色、新兴农业发展。  三、打造的国家科技农业园区特色  园区的决策者对未来提出几大特色,一是对台农业合作窗口;二是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强调以食品安全为主线,通过加工物流园区的建设带动产业链条两头的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三是园区平台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功能。同时,制订了一套完整战略布局  1.农业科技园是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两岸关系稳定而良好,变化循序而积极。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必须以实施“海西”战略的契机,发挥同安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政策优势、综合优势,要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发展与协作,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活跃板块。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成了海峡西岸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打破传统的园区建设观念,建设新型的农业科技园  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技术传播和产业辐射模式,引导和带动周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及产业升级,建设新型的农业科技园。厦门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以发展百亿食品产业园区及农产品安全生产为指导思想,走一条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中心的新思路,将“对台农业合作”、“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及“延伸辐射区域,带动中西部发展”作为三条主要路线,引导和带动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及产业升级,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提倡高效的现代管理和灵活的运行机制。经厦门市政府批准成立厦门市(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由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任主任,副市长叶重耕任常务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永茂、同安区区长陈琛、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任副主任,下设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同安区政府成立了由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编制小组。园区日常事务管理、经营由同安国投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配套相应政策法规。  (1)对台合作的政策与机制的先行先试;  (2)通过总部经济与基地建设,促进东西部结合、东中部跨区域结合,制定相应标准化生产、食品安全追溯等创新政策。  (3)在同安城乡现代化过程中需要的土地经营权合理转移、农民培训就业、地方特色产业对接、园区拓展功能提升方面给予政策保障。  四、国家科技农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同安大多数农户还处于“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小型分散的经营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可发挥同安区在整体性、区域性、经济、科技、体制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势,通过开发、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生产及加工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及示范片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可加快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技术水平,引导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产业化。  (二)促进园区企业向农副产品深加工跨越式发展  食品行业是同安区的支柱产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将有力推动农产品加工综合示范建设,推动食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利用,提高同安食品加工技术研发水平,促进同安食品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同安区政府为实现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引导示范,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农业高新园区及相应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0年开始,同安依托食品加工园区,推动放心食品工程,推出了粮油、蔬菜、水产、茶叶及面制品等一系列放心产品,其中,银祥集团从饲料供应源头抓起,对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配送及销售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并以品牌专卖、连锁直营开拓市场,经10年实践,企业从单一的饲料产销型企业向肉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领域迈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三)促进同安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同安已逐步形成水产、水果、蔬菜、畜牧的特色农业带,城郊平原区建设万亩蔬菜基地,半山丘陵区发展特色蔬菜和畜禽养殖。山区着力建设铁观音等优质茶叶基地。同时一些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但同安农业也受到新的瓶颈制约,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加速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成为同安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同安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省亚植所、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并取得良好科技成果。  (四)促进闽台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同安作为原全国重点农业县之一,农业资源比较优越,现代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同安与台湾一水之隔,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特别是大陆提出海西建设的发展战略,重视对台合作与交流,为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扩大对台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  此外,近几年,园区以食品产业集群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通过“以工扶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和“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五、国家科技农业园区的概况  (一)地理位置  同安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同安三面环山,南面朝海,地处福建闽南金三角中心,与金门一衣带水,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依托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实行沿海开放政策。  (二)自然条件  1.良好的气候环境。同安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海岛,其中山地面积422平方公里,耕地13.99万亩,浅海滩涂12万亩,海岸线迂回曲折,长达43公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晴雨多变,秋凉气爽宜人。  2.丰富的旅游资源。同安生态资源丰富,是发展旅游业的理想胜地。厦门的森林公园———莲花国家森林公园,已勘得景点126处,总面积达3824公顷,整合了莲花山、金光湖原始次生林带、小坪省级森林公园、文山峡谷瀑布群、铜钵岩热带观光果园等五大景区,总面积达3824公顷。竹坝南洋风情生态观光园是集休闲、观光、登山、朝拜、民俗采风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基础建设  同安是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国道324线、省道206线、福厦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同集城市快速道以及规划建设中的高速铁路、滨海大道把同安和厦门半岛连为一体。  (四)农业经济条件  1.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同安原为全国重点农业县之一,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比较丰富,是厦门市重要的粮食、花生主产区和肉、蛋、菜、果高产区。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放心”猪肉等几大主导产业。  2.市场运销较为发达。蔬菜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70多个市、县,并销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桂圆干销往上海、江苏等地;龙眼鲜果出口美国、日本和东南亚。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聚:园区集聚一批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有17家企业被授予国家、省、市、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这些企业2009年实现总产值987879万元,建立了农业生产基地61.58万亩,解决农民就业15304人,带动农户生产11.86万户,促进农户增收达13208万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大带动作用。如中盛粮油公司: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西、东北地区,自建或采用“订单”模式共有50万亩基地,主要有玉米、花生、油菜、大豆、油茶品种。  4.侨乡经济特色显著。同安是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同安籍的海外侨、港澳台同胞达300多万人,辖区内居住着印尼、越南等8国的归侨,保留着侨居地的文化风情。2000年,同安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世界同安联谊会”活动,有力地促进同安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5.对台农业合作优势明显。同安与金门、台湾仅一水之隔,地处对台交流的最前沿,与金、台经济关联度大,并有着密切的地缘、人缘、血缘关系。全区现有注册涉农台资企业60多家,分布在加工业、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引进农业优良品种50多个。已经形成台湾农业观光果园、果酒、果醋酿造基地。随着“小三通”出现的机遇,以及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带的环境形成,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以及配合科技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使同安农业和制造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分工中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  (五)科技金融支撑条件  1.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科技服务网络:同安区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福建省亚植所、华南理工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技术合作,正拟与台湾食品工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联盟,取得良好科技成果。同安建有比较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全区形成了区、镇、村、示范户四级科技、管理、应用服务网络,为农民开展技术服务、宣传、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2.集聚了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平台:建立了厦门食品科技孵化园、厦门市食品科技研发检测中心、闽南果蔬批发市场农残检测中心、厦门饮料罐头科学研究所、厦门肉类食品科学研究所、厦门食用油科学研究所、厦门市菌春食用菌研发中心、厦门市同安野灵生物研究所、厦门同安中草药研究所等。  3.具备了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近两年来,园区企业共承担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4项,获得市科技资金资助2103万元。4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4.加强了政策性金融对园区的支持。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园区内获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科技农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  (六)园区建设现状  1.科技示范: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科研院所,发挥自身优势,加速了农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产品加工水平。园区已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对接活动,集美大学食品检测中心入驻园区,并以科技带企业、企业带园区、园区带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了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打造“一村一品”,推动特色生态农业建设。  2.龙头带动:通过建设园区,引进和壮大一批龙头企业。2008年以来,园区立足于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引大”、“引外”、“引强”,如娃哈哈、向阳坊、古龙、中盛、银祥、鹰君保健、绿泉食品、好年东米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均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  3.产业发展:随着园区的发展,形成了农产品加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高效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产业。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帮助你。更多关于厦门一馆一园一院是什么的知识及相关经验请访问经验知识https://www.5058.cn/,能够帮助你解决更多的问题,学习更多的经验。
AD160-600